Think with Google 近期發布了一篇文章,分享了 Google Marketing 部門的 SEO 策略和案例。
Think with Google 算是 Google Marketing 部門的官方博客,有 Google Ads, Google Marketing Platform, YouTube, Google for Retail 等產品。
首先,Google Marketing 也是極其重視 SEO的,畢竟是高效、低成本的引流方式。
另外,Google Marketing 在 SEO 方面沒有任何特權,仍需要遵守 SEO Guidelines。
他們有 7000 個站點,每次算法更新也會受到影響。
再后,Google Marketing 制定的是一種長期、穩定的 SEO 策略,不管算法如何調整,都不會嚴重影響流量。
策略1 -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可能聽起來很簡單,就是想帶來巨大流量,可以專注的做一些可增長的小的優化改動,時間長了,流量自然就上去了。
比如 Google My Business 這個網站近期流量大約提升了一倍,主要就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優化策略,比如對網頁設置了 canonical。
以下是具體的策略: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按照 SEO guideline,對 canonical、hreflang 和 sitemap、結構化數據做了一系列的升級,使網站對搜索引擎更友好。
策略2:擁抱變化
用戶的搜索行為是一直變化的,搜索引擎的各項政策也不斷推出。比如移動端流量現在已經占到總流量的 50% 以上,Google 就推出了 AMP 和 PWA。
Google Marketing 也為各種策略頭疼,不過他們后來發現,越是測試和應用這些新策略,流量效果就越明顯。
比如他們近期在修復結構化數據的錯誤,做 AMP 版本。當某個 AMP 錯誤修復之后,SEO 展現量馬上提升 200%。
另外,內容質量的提升,也會增加結構化數據的展現量。
總結下,主要是 AMP 和結構化數據的應用,享受到了 AMP 的新技術紅利。
盡可能的整合
Google Marketing 之前面向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用戶,會有不同的網站。但其實這些網站的內容大多都是重復的。這些重復的內容不只是把用戶搞暈,還會把搜索引擎搞暈。更好的策略是用一個更完整的網站來替代幾個重復內容的網站。
例如,Google Marketing 近整合了 Google Retail,把 6 個老網站整合成了一個,結果行動點按鈕的點擊率提升了一倍,SEO 流量也提高了 64%。
網頁表現自然重要,但成功的 SEO 策略應該從全局考慮,追求整站利益極大化。
這個策略挺有意思的,就是做聚類和整合,但不一定適用于每一個網站,要測試后再應用。
總結再后再總結下。
Google Marketing 很重視SEO,沒有內部特權,會受 Google 算法影響,仍要遵守 SEO Guidelines
3 個重點策略:不要忽視一些小的優化改動、多嘗試Google新推出的技術、整合網站和內容
我對案例做了一些提煉:
要保持對 Google 友好,canonical, sitemap, 結構化數據等基礎優化要做好
盡早嘗試 Google 新技術,享受技術紅利
開啟 SEO 視角,網站不只是面向用戶,還面向搜索引擎。
相關熱搜詞: